全网最精准牛魔王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媒体关注

三秦都市报:秦岭深处炼锌人王正民
|
来源:三秦都市报|2017/5/26 0:00:00|作者:郑伊琛|人气:11375
从门外汉到炼锌“土专家”,王正民在秦岭深处,苦心钻研了27年。“就是要搞别人搞不了的东西。”为此,他学、熬、钻、创,27年先后获奖45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8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等。如今,坚守在炼锌一线的王正民,认为自己最响亮的名字是“技术员”。
  钻炉窑爬塔槽“钻”出技术大拿
  初见王正民,穿着蓝色工作服,正在一线检查“宝贝”——锌锭质量,“经过努力,陕西锌业公司0号锌品级率达到99%以上,是陕西省的名牌产品。”
  1965年出生在商州的王正民,对秦岭有无限的依恋。1990年,西安矿业学院毕业后,在商州市金矿筹建处工作。“当时可以说是要啥没啥。”再难也得干,王正民在矿区租民房,四处托人借资料,晚上点着煤油灯自学理论,白天跟着工人走十余里山路,学找矿技术。2年时间,我是金矿唯一的技术员。”
  1992年10月,王正民调到原商洛炼锌厂。王正民再次苦钻。“干技术活,就得实实在在的干。”为了彻底了解生产系统设备结构及运行规律,王正民利用检修时机,钻炉窑、爬塔槽。“手扶管道走一圈下来,手经常被磨得一层层蜕皮。”
  勤学苦钻3年后,王正民从门外汉成为大家认可的冶炼工程师。
  27年创新发明多项专利
  不创新就是等死。2008年,公司在技改扩建时,王正民带领技术骨干到国内同行,考察学习了20余天,引进消化多项国内一流技术。在新建亚洲最大的109㎡锌精矿沸腾焙烧炉时,首家成功采用炉顶整体浇筑技术。“设计院提供了施工图,但国内没有施工经验,一旦出现问题,近3亿元的投资就会打水漂。”面对重重压力,他们对设计原理、结构、力学性能进行核算等反复论证,确定施工单位、施工方案,紧盯施工,终于一次浇筑成功。
  肯钻研的王正民创新不断:先后研发并产业化应用的湿法工艺从氧化锌浸出渣中提取铅和银的方法等8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27年来,王正民在秦岭深处,凭借学、熬、钻、创,先后获奖45项,科技成果32项,发表科技论文28篇,编写省市重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部。
  培养人才甘为“人梯”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区域竞争的核心是人才优势的竞争,树立先进的人才理念是人才成长的前提。”为了培养人才,王正民探索建立了“一线锻炼、定向培养”制度。
  “低职高聘,哪怕是一线技术员,只要技术过硬,就能上。”培养人才时,让新毕业大学生先到一线锻炼,给优秀的人才“压担子”,在职称评定、晋升、住房等给骨干技术人员“实惠”等。在申报技术成果,专利时,王正民总是甘为“人梯”,积极“搭桥”,都会主动将技术骨干放进去。目前,陕西锌业公司已形成由3名正高级工程师、15名高级工程师、85名工程师和150名技术员组成的科技团队。
  27年来,王正民已经成了业内有名的“土专家”,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专家库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遇到技术难题,依然冲在最前面,因为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线的“技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