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最精准牛魔王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向“三秦楷模”学习

架起丝路文明对话的桥梁——陕西省第七批“三秦楷模”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系列报道之三
|
来源:陕西日报|2021/4/13 17:49:00|作者:吕扬|人气:56660

“十年磨剑剑锋寒,执着西域域外天。古道何人建新言,披波白发迎风散。”

2019年6月,西北大学一位教授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王建新教授及其团队对丝绸之路考古重要意义的超前认识和在学术上孜孜追求的敬佩之情。

丝路考古的当代“凿空者”

西大考古人与丝绸之路结缘甚深,最早可追溯到80多年前对城固县张骞墓葬的发掘和修缮。在此后的80余年间,几代西大考古人围绕丝绸之路进行了大量工作,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2019年6月,是西北大学走进中亚考古十周年。这支由8名西大文化遗产学院骨干教师、12名学生组成并吸收国内外19家合作单位59名成员先后参与的考古队,用不惧艰辛的稳健脚步丈量着丝绸之路,用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寻找历史印记,用尊重包容的品格架起丝路文明对话的桥梁。

同一年,费尔干纳盆地四国联合考古工作在吉尔吉斯斯坦启动,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四国学者,开创了中外联合考古工作的新局面。

最让考古队队员难忘的是,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他们给予充分肯定,并亲切接见。学术研究能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中亚考古队队员对自己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从1999年提出“中国考古一定要走出去”到2009年走出国门、进入中亚,这支团队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探索出了“大范围系统区域调查与小规模科学精准发掘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取得了一系列首创性的重大考古发现。

“20多年来,中亚考古队坚守高校教师知识报国的初心和使命,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与丝路沿线国家文明交流互鉴。”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队员、文化遗产学院院长马健说。

丝路上的追梦人

作为首个进入中亚开展考古研究的中国学者,王建新经常说起丝路考古的情怀,很少谈到风餐露宿的艰辛。

“一定要在丝绸之路考古方面有所建树!”1995年,在西北大学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王建新和同事一同画下了考古学科宏伟的蓝图——立足长安,面向西域;周秦汉唐,丝绸之路。他说:“开展境外考古,掌握世界文明的一手资料,不再吃‘学术剩饭’,才能发出‘中国声音’!”

但塞外好风光却不是想象中的“诗和远方”。

西域夏季干旱,是开展考古发掘的黄金时段。在戈壁大漠,考古队员们常常要在忍受太阳暴晒、蚊虫叮咬的同时开探方、看剖面、清理文物。

面对艰苦的环境,他们却保持乐观。队员们发明了“考古套餐”,标配是一个馕、一根香肠,一个西红柿、一根黄瓜,而优质版的“考古套餐”则是再切个西瓜。

“真心热爱就不会觉得苦。困难和危险,只会激发我们的斗志。”2017年加入考古队的在读博士唐云鹏的话代表了考古队众多年轻队员的心声。

幕天席地是考古队队员的常态,他们住过废弃的工厂、牧民的羊圈,甚至在深山戈壁就地宿营。

队员们常常笑谈起“一张写有‘男’字的女生床铺”故事:2005年在天山考古时,他们住在一个废弃的院子里,男生们都打地铺。为照顾队里唯一的女生周剑虹,他们就地取材,把还算完整的男厕所门板做成了周剑虹的专属床铺。如今,周剑虹已成为文化遗产学院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而这个专属床铺的故事,依旧在学生中流传。

促进与丝路沿线国家文明交流互鉴

2019年2月,“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月氏与康居的考古发现”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出,引起当地公众、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是中国考古成果首次在国外展出。

2020年12月,由西北大学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的“绝域苍茫万里行——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段)考古成果展”在故宫博物院举办。

这些成果不仅是中国丝路考古的重大突破,也为用中国话语阐释丝绸之路历史提供了实证资料和科学依据。

自走进中亚以来,考古队始终执行着人才培养、遗址保护、考古发掘三结合的工作模式。在他们培养的98名硕博研究生中,不乏来自中亚的学生。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苏河,是王建新指导的第一个外籍博士。他说:“中国老师,不仅毫无保留地指导我,还为我国的文物保护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从老师那里,我学到了大爱无私。”如今,苏河已经成为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学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我正在收集整理中国考古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再用我们国家语言进行翻译。”同样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比龙说,2016年,在撒马尔罕,自己接触并了解了西大考古队,后来因为对考古的热爱,他便来到西北大学,成为王建新教授的研究生。“学成后,我要为两国文化交流作贡献。”比龙说。

在撒扎干发掘工地,只有中国考古队会做回填这件花钱又费力的事。考古队还建立了保护板房,并安装了中国自主研发的环境检测和安防监控系统。

“考古工作不仅要获取科学研究的资料和信息,而且必须做好文物的保护、展示和考古成果的社会共享。”王建新说。

20多年过去了,发丝从乌黑到花白,68岁的王建新没想过退休。他已经规划好了丝绸之路考古未来十年的工作:“在继续做好中亚考古的同时,走向南亚……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们去做。”

(原文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103/15/content_750671.html#

【责任编辑:王涵瑞】